中山大学李宝军教授:传授科研知识 倡导刻苦钻研精神

2014年06月30日 12时00分00秒浏览次数:125设置

 

6月25日下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山大学李宝军教授,走进惠州学院东江大讲堂讲学。讲座由刘国栋副院长主持,科研处负责人、电子科学系、化学工程系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一开始,李宝军教授激励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要看低自己,只要你有年龄肯拼搏,世界就是你的。”李教授认为,由于学科之间差别较大,学术讲座专业性强难以理解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聆听讲座能启发思维。他认为,“或许在讲座的某个桥段或者某句话,你的思维就会被打开。”

李宝军教授勉励同学们要养成勤奋、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认为成功没有什么捷径,最好的法宝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只有做到勤奋刻苦,才能高瞻远瞩,获取成功。

李宝军教授基于他的研究工作,为学生讲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微纳光子器材与光操控”。李教授课题组经过长期刻苦钻研,研制出了锥形光纤探针。将波长为980纳米的光通入锥形光纤探针,从光纤探针尖端出射的光照射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纳颗粒上,可以对微纳颗粒的灵活、精准、无损伤光操控,实现了对各种结构图案和阵列的构筑。这种光可用于推动颗粒,可以将微纳颗粒先捕获,然后移动到任何指定的位置,关掉光源后,微纳颗粒就被安置在该指定的位置。他认为,这样方法还可以对细胞和细菌等生物样品进行操控。该研究结论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

据悉:李宝军教授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专家以及Physics ExpressScientific Reports、《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等6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主要从事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纳米光子学及技术、能源光子学及应用等学术研究。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