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所蕴含的价值精髓,点滴渗透,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专业在转变理念观念上下功夫、在改进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在彰显深度精度上下功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深度融合。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
“火神山医院共装设14600千伏安变压器,满负荷运行,1天可保障医院最多用电35万度。如果和普通居民家的用电容量相比较,医院用电相当于约4000户居民。从‘火神山’和‘雷神山’供电系统对比,我们来看本节课的知识点……”
电气工程系徐德明主任在《电力系统分析》课上,与学生畅叙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硬核”科技力量。话题一抛出,学生的热度瞬间被点燃。学生说:“徐老师将课程知识同工程建设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向大家介绍防疫战场上的‘中国速度’与‘中国态度’。”
徐德明主任在讲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
紧贴时政热点, 融入鲜活案例
“2021年5月15日,经过295天的太空之旅,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战即胜,一气呵成。这一落,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的结晶。这一天,中国问天之路再上新台阶,中华民族向更遥远的深空又迈出了一大步。”
“从分离到着陆的短短9分钟内,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的运行时速从约2万公里/小时降为零,其间需要经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等多个环节。作为着陆巡视器的主发动机,7500N变推力发动机是动力减速环节的主要工具,使天问一号实现“最后一脚”稳准刹车。其中的动力减速环节可以利用本课程的哪些知识实现?”程福亨博士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上,抛出“天问一号”的刹车减速问题,一下拉近了课程与科技前沿的距离。
程福亨博士在讲授《自动控制系统》课程
“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还没跑到地球,探测器已经“收工”了。对于身在遥远异乡的天问一号来说,所有动作触发条件的测量、判断以及执行,均是自主测量、自主判断、自主控制。黄近秋副教授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上介绍“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时,适时提出了“天问一号”实际工作环境所遇到的困难。学生立刻明白航天控制的难度,更是对中国航天的强大实力充满了自豪感。
黄近秋副教授利用课休时间指导学生
“在着陆巡视器降落过程中,雷达等探测设备会像眼睛一样盯着火星地面,测量它距离地面高度等参数,这些参数进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由这个睿智的“大脑”计算出对发动机的推力要求。发动机会按照预设的时序和实时的指令完成变推力调节,让着陆巡视器慢下来,最后以很低的速度稳稳落在火星表面。”“这个睿智的‘大脑’是如何根据参数计算推力的?预设的时序和实时指令是如何实现并传输给发动机的?…”谢珩博士和陈治明博士在《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课堂上连续发问,同学们仿佛化身成一个个航天人,既兴奋又紧张,积极为着陆巡视器的顺利降落讨论方案。
谢珩博士在讲授《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
陈治明博士在讲授《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首个±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一举创造37项世界第一。”“目前,中国不但是唯一能够自主研发特高压全套设备的国家,而且还是唯一建成第三代核电技术发电机组的国家。发电、输电技术并驾齐驱,领先全球,中国在这个关键领域里,已经实现了从追赶世界,到引领世界的反超。这就是大国科技,这就是中国科技。”贺婷博士和钦小平老师在《电力电子技术》课上,这样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价值追求的金句频现。
贺婷博士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钦小平老师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润物细无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正滋养着一颗颗心灵拔节生长……
撰稿:徐德明
审稿:魏晓慧